基隆市八斗高中 2019年度「小小導覽員培訓班」
張惟晴老師 白聰富老師指導
海國容才石刻位於基隆市中正區調和街3_1號萬安宮左側石壁
海國容才石刻位於調和街市場萬安宮左側放置物品的倉庫旁,現在看這四個字只到我們的腰部高而已,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特殊,為什麼當時被稱為傳奇石刻「海國容才」呢? 對比過去萬安宮旁的溪谷位置,也就是調和溪和長潭里出海口的位置,比起今天的路面低了好幾公尺,而且在刻字岩壁的下方深處有海溝,造成很多的船難事件,也就是說當時的「海國容才」距離地面約有三層樓高,雕刻起來也非常危險,當地耆老回憶以前都是要仰望才可以看見這斗大的四個紅字,真是怵目驚心。在科技不發達的清朝,這樣的字究竟耗費了多少人力和財力才刻上去的呢? 「海國容才」的另一個謎團是這四個字意思: 第一個說法:清朝官員許廷瑞來到臺灣第一口官煤開採之時,因為缺乏煤工,因此清廷將一些死刑犯或重刑犯運到這邊來當挖煤工人,以將功贖罪。許廷瑞官員說:臺灣真是一個海國,連重量級罪犯都可以容納得下,真是一個偉大的地方。 第二個說法:因為許廷瑞在中國大陸的官場失意(貶官),才來到臺灣來,懷才不遇,希望台灣這個海國可以容下他這個人才。 台灣這塊土地上,數百年來接納了許多移民、異族、原住民...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,彼此之間是應該要互相包容、照顧!